行业热点

加密支付派对:Visa、万事达卡加入Web3革命

发布日期:2025-07-04 11:18
Chain Icon
欧易OKX
OKX是全球十大虚拟货币交易所之一,支持90多个国家地区的法币充值服务,是法币入场和提现的重要通道之一。

作者:Prathik Desai,来源:Token Dispatch,翻译:Shaw

加密支付派对:Visa、万事达卡加入Web3革命

从中国唐朝最早的纸币到如今行之有效的支票系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之后,电汇的出现加速了19世纪跨境贸易的发展。然而,没有什么能像一个被遗忘的钱包那样彻底改变支付方式。

1949年,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曼哈顿的Major's Cabin Grill餐厅与客户用餐时忘记带钱包。这件事让他尴尬不已,但也促使他发明了一种新方法,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一年后,他带着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Diners Club Card回归了。这张卡原本只是一张纸板,后来发展成为每天处理数十亿笔交易的信用卡网络。

此后不久,万事达卡和Visa从银行联盟和品牌重塑中脱颖而出,它们的诞生主要是出于必要性。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美国银行的 BankAmericard(后来成为维萨卡)逐渐占据市场,其他地区性银行担心错失信用卡业务市场机遇。为了协调应对,多家银行于1966年成立了Interbank(后来更名为Master Charge,最终更名为Mastercard),这使得它们能够整合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并构建一个可扩展的竞争网络。

加密支付派对:Visa、万事达卡加入Web3革命

人们现在可以把消费能力装进口袋里。商家获得了更快捷的收款方式。银行获得了新的收入来源。而处于中间层的信用卡网络则成为了世界上最值钱的业务之一。

仅在2024年,万事达卡和Visa仅支付服务就分别创造了17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的收入。而且数字交易量还在逐年稳步增长。

从 2018 年的 6450 亿增长到 2024 年的 1.65 万亿,交易额增长了 2.5 倍。据凯捷咨询公司《2025 年全球支付报告》预测,到 2028 年,交易额将从 2024 年的水平增长 70%,达到 2.84 万亿。

2023年,全球约57%的非现金交易通过借记卡或信用卡完成,结算时间通常需要1至3天。每笔交易通常都要经过多家机构,才能最终支付给商家。即便如此,这种方式仍然有效。你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在东京、多伦多或纽约刷同一张卡。支付已经变得隐形。

Visa 和万事达卡实际上从未发行过你的卡,也从未持有过你的资金。它们拥有的只是建立在互不相识的金融机构之间信任基础上的支付渠道。当你点击支付时,它们的网络会决定是否允许交易,匹配正确的账户,清算账单,并确保资金最终到账。

为了获得这项服务,商家需要交易金额的 2% 到 3% 左右交给相关方,这笔费用会在发卡银行、收单银行、处理机构以及信用卡网络之间分配。作为交换,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个基本可以正常运作的系统。你不需要知道是谁结算的,只要付款了就行。

作为消费者,你可能对这个过程毫不在意。但对于商家来说,那几个百分点的费用累积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对于那些利润微薄的小企业来说。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个供应商或街边小店老板在你用信用卡支付时,比用现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支付多收几块钱?现在你知道原因了。

想象一下,如果他们能够避免延迟,立即获得付款,并且手续费极低,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正是区块链的愿景。而这正是 Visa 和万事达卡试图效仿的模式,否则它们就会被超越。

加上稳定币这一因素,支付结算的动态格局将进一步改变。过去12个月,稳定币的月交易量已经超过了Visa。

使用稳定币,交易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直接从一个钱包转移到另一个钱包。无需银行,无需处理器,没有延迟。只需代码即可。在 Solana 或 Base 等网络上,费用仅为几分之一美分。而且几乎可以即时完成最终确认。

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阿根廷的自由职业者已经接受 USDC。汇款平台正在整合稳定币,以绕过代理银行系统。加密原生钱包让用户无需银行卡即可直接向商家付款。

Visa 和万事达卡面临着关乎生死存亡的威胁。如果全球开始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它们的角色可能会消失。因此,它们正在做出调整。

万事达卡过去一年的举动令人难以忽视。

该公司最近与 Chainlink达成合作,旨在将超过 35 亿持卡人直接连接到链上资产,这占全球人口的 40% 以上。该系统利用 Chainlink 安全互操作性基础设施,结合 Uniswap 的功能以及像 Shift4 这样的支付处理商,打造了一个法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转换桥梁。

此外,万事达卡还与 Fiserv合作,并推出了名为 FIUSD 的稳定币。万事达卡的目标是将其整合到超过 1.5 亿个商户触点中。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让稳定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转换像电子邮件一样普及且无缝对接,为他们的商户提供便利。

万事达卡还通过其多代币网络 (MTN) 为与稳定币相关的卡、以数字资产进行商户结算以及代币化忠诚度计划奠定基础。何必仅仅因为选择链上支付选项就放弃与卡挂钩的忠诚度奖励呢?

万事达卡能从中得到什么?实际上好处很多。启用链上结算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内部处理成本。

万事达卡于2025年4月向Corpay的跨境支付部门投资3亿美元,表明他们押注的是高额、低利润的支付业务,而成本效益至关重要。跨境支付正是万事达卡与竞争对手Visa的主要区别之一。2024年,万事达卡的跨境交易额同比增长了18%。

他们还在创建新的收费结构:虽然传统的按刷卡收费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他们现在可以对 API 访问、合规模块或与MTN 集成收费。

与此同时,Visa 已与非洲的 Yellow Card 合作,尝试跨境稳定币支付,这正是非洲大陆迫切需要的。Visa 与 Ledger 合作推出了一种卡,允许用户使用加密货币消费并获得 USDC 或 BTC 的返现。此外,Visa 还在继续开发其 Visa 代币化资产平台,旨在使银行能够在链上发行数字法定货币工具。

有了稳定币结算,Visa 无需通过多家银行进行交易,也无需承担那么多外汇滑点损失。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两家公司的理念都在转变。他们正在编程,将自身打造为可编程货币的基础设施层。他们意识到,未来可能不再由刷卡操作主导,而是智能合约调用。

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些非常私人化的东西。

我曾经因为取消预订而等待了三天才拿到退款。我见过国际自由职业者苦苦挣扎于电汇延迟和费用。我还纳闷为什么我的返现要等上几周才到账。对于我们这样的用户来说,这些低效虽然不方便,却已经悄然成为常态。Web3 现在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对支付巨头来说,最大的障碍是成本问题。对于商家来说,传统的银行卡交易可能要花费 2% 甚至更多手续费。而有了链上稳定币,这一费用可以降至 0.1% 以下。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快的返现、实时结算以及更低的价格。对于开发者和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开发直接接入全球支付网络的应用程序,而无需经过传统银行的审核。

Web3 仍将面临诸多利弊。信用卡网络提供欺诈保护、退款和争议解决等功能,而稳定币则不然。如果你把资金汇入错误的钱包,这些资金很可能永远无法追回。尽管链上资金流动效率很高,但它仍然缺乏我们所重视的消费者保护措施。美国参议院最近通过的《GENIUS 法案》很可能已经解决了部分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担忧。

Visa 和万事达卡不会坐以待毙。相反,他们将这一差距视为机遇。通过将传统的合规性、风险评分和安全功能融入稳定币交易,他们的目标是让 Web3 对普通用户来说更加安全。他们的策略是让其他人构建协议,然后向他们出售使这些协议能够大规模使用的基础设施。

他们也在押注交易量。不是投机交易,而是现实世界的应用:汇款、工资单、电子商务。如果这些资金流转移到链上,那些负责管理这些资金的公司将会受益,即便它们不再是过去的“过路费”收取者。

Visa 和万事达卡正寻求成为从零开始构建此类生态系统的推动者。因此,当你选择的加密钱包需要可信的 KYC 层,或者你的银行需要跨境合规时,都有一个品牌化的API可供使用。

这对用户意味着什么?未来你的钱包可能会像银行一样运作。你可以用稳定币支付,通过 Visa 或万事达卡接口使用,获得代币化积分奖励,并立即结算所有款项。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它经过了哪条链。

对于像我这样使用过从银行应用程序到统一支付接口(UPI),再到用加密货币支付咖啡等各种支付方式的人来说,其吸引力显而易见:我想要一种真正有效的支付方式。我不在乎它是代币还是卢比。我只在乎它快速、便宜,而且不会在交易过程中崩溃。如果那些老牌巨头能保证这一点,或许他们确实有资格继续存在下去。

最终,这是一场保持核心地位的竞赛。如果 Web3 钱包成为新的支付标准,那么受益者也可能是那些为其构建底层设施的人。而信用卡巨头们则押注,即便货币发生变化,基础设施仍可能归他们所有。

他们想再次隐匿于幕后。只不过这一次,通道将由代码构成。

Chain Icon
欧易OKX
OKX是全球十大虚拟货币交易所之一,支持90多个国家地区的法币充值服务,是法币入场和提现的重要通道之一。
分享到: